專訪 釣具總監(jiān)張利鋒先生
itat在理論上可實現“零貨款、零租金、零庫存”的經營,共擔,各方受益,看上去是一套無懈可擊的很好模式,但它有一個死穴,就是“在沒人去的地方”賣“沒人要的產品”。
?
一切似乎只能用持續(xù)式增長來形容,短短4年的迅猛崛起,讓itat成為當時商界耀眼的明星,成為為瘋狂的“神話”。
然而這顆明星卻在瞬間就隕落了,由于在港上市的聆訊未獲,itat不斷吹大的泡沫徹底破滅。
?
瘋狂擴張
itat是international trademark agent trader的縮寫,翻譯成中文應為“國際品牌服裝會員店”。
2004年itat成立之初只有8家店,到2008年已有近千家店,員工總數3萬多人,并計劃開出2000家店。據2007年服裝協(xié)會統(tǒng)計,itat開店速度世界優(yōu)先。僅在2007年5月和10月兩個黃金周,itat就分別創(chuàng)下了一周新開門店60家和100家的紀錄。其擴張速度讓足以令、汗顏。銷售額也從2004年的546萬元提升到2007年的40億左右,據稱凈收銀為10.4億元——大約相當于當時李寧和安踏這兩家的收銀之和。
藍山資本、摩根士丹利、citadel和美林亞太等智慧之選紛紛注入其中。在資本助力下,短短4年時間,itat進入了瘋狂擴張的狀態(tài)。
據胡潤百富榜統(tǒng)計,2007年,itat創(chuàng)始人歐通國的個人資產達到100億元人民幣,排零售榜上第三名。據當時的一家基金公司計算,一旦itat上市,itat估值在1600億元,歐通國可能成為新的“首富”。這種不可思議的增長速度震驚了業(yè)界。
?
“很好”的合作
itat模式精髓就是至今仍讓人津津樂道的“鐵三角”,即:生產廠家(供應商)負責供貨,業(yè)主(場地提供商)負責提供物業(yè)場所,itat全面負責店面經營管理。
itat找到那些生產過剩、又付不起商場“進場費”的中小型服裝廠,允許對方用itat品牌貼牌生產消化庫存,產品放在itat賣場里銷售,先鋪貨再結賬;同時,itat又與擁有大量閑置物業(yè)、相對偏僻的地產物業(yè)商協(xié)商,物業(yè)方提供場地,銷售額分成的方式獲得經營。廠家、itat、物業(yè)方,三方分成的比例為60∶25∶15。為了獲取合作伙伴的信任,itat向供應商和地產物業(yè)商都開放了it系統(tǒng),使它們能隨時查看銷售額。
itat似乎找到了一種地利用服裝生產加工中的過剩產能,和商業(yè)地產智慧之選熱中帶來的廉價場地資源,進行“零”擴張的商業(yè)模式。
itat在理論上可實現“零貨款、零租金、零庫存”的經營,共擔,各方受益,看上去是一套無懈可擊的很好模式。當時有人評價說,“itat模式的出現對傳統(tǒng)服裝零售領域進行了少有的顛覆?!?/span>
?
模式之殤
上市被拒可以說是itat終全面崩盤的導火索。
這個近乎“很好”的商業(yè)模式,在聯交所看來,零售企業(yè)上、下游供貨關系相當微妙,而itat“零貨款、零租金”的合作關系,一旦出現虧損,利益共享的機制就會全面崩潰。公司的持續(xù)性值得懷疑。
itat同供應商和物業(yè)商只是一種簡單的利益分成關系,并不牢固。按照itat的擴張規(guī)模,有學者估算,如果銷售實現目標低于50億元,itat的經營就會遇到比較大的困難。
現在看來,itat上市的動機不純,目的就是為了圈錢、套現。一開始就是在賣模式而非賣產品,為了追求短期的規(guī)模,選址、招人、選貨,均是“無標準”的狀態(tài),搭一個華而不實的花架子。零售渠道網絡還沒站穩(wěn)腳跟,就開始謀求資本運作,并且準備以大規(guī)模換一個資本市場的大價錢。
模式是表象,銷售才是實質。itat高調宣揚模式,卻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如何將貨賣出去的問題??此坪芎玫哪J匠霈F了致命缺陷。
由于要求“零租金”,并追求擴張速度,導致itat選址的偏僻。而與itat合作的廠家,大多為中小服裝企業(yè),提供的產品也大多為過氣的庫存產品,所謂國際品牌,基本都是一大批拼音組成的山寨牌子,難以在產品質量和款式上滿足消費者,導致賣場人氣不足,效益低下。零貨款戰(zhàn)略,資金、庫存、物流配送壓力均轉嫁給供應商,其代價是無法根據自身定位對供應商進行充分選擇,無法根據市場變化而改變產品,導致品牌定位不清晰。
雖然itat處處以服裝業(yè)的、自居,但對于供應商和商場業(yè)主的掌控力度,itat和、顯然不在一個量級上。有人用調侃的方式將itat的經營模式總結成一句話,是在“沒人去的地方”賣“沒人要的產品”。
由于快速擴張,itat的成本大幅助長,而管理和人才卻遠遠跟不上發(fā)展的需要。itat的大多數店長均是員工直接提拔上去,缺乏經驗,管理混亂。曾多次出現貨物丟失的情況,管理者讓店員分攤損失,導致員工的抗議。
在itat上市被拒之時,正趕上金融危機爆發(fā),各大投行自身難保,眼看著對itat的智慧之選血本無歸,卻無法追加智慧之選。itat就這樣迅速崩潰了。
?
itat的啟示
必須承認,itat的神奇崛起,源于它對于零售業(yè)商業(yè)模式的奇異改造。“零貨款、零租金、零庫存”的模式看似離奇,卻至少在理論上是成立的。
打破產品制造商、地產商、營運商各自為政,各為其利的壁壘,各攻所長,互相合作,發(fā)揮資源整合的很大優(yōu)勢,不能不說是個對各方都有利的好模式,國外的一些專門經營庫存的零售連鎖企業(yè)也有成功的經驗。
在國內服裝品牌企業(yè)處在生產成本不斷上升,代工費日趨微薄的情況下,itat模式無疑會被眾多企業(yè)看好,減少了流通環(huán)節(jié),降低售價,也有利于消費者。
如果itat能夠一直奉行其標榜的模式,穩(wěn)扎穩(wěn)打,堅持三、四線城市的定位,逐漸做一些好品牌,恐怕真的能夠成為一個服裝產業(yè)的。
但一個合格的商業(yè)模式,一定是顧客定位清晰的商業(yè)模式,itat前期沒有明確的顧客定位,后期雖然有了定位上的差別,但從銷售環(huán)節(jié)看,并沒有太明顯的差別,商品混雜,難以吸引消費者。
為了跑馬圈地,在發(fā)展前期,企業(yè)往往采取粗放式管理,這無可厚非。但是,當已經完成優(yōu)先輪跑馬圈地之后,企業(yè)就有必要及時改變以往粗放的增長方式,采取“關、停、并、轉”的策略,逐步由追求渠道數量轉到提高渠道質量上來。
以上市圈錢為目的,是導致itat失敗的重要原因。
itat模式盡管失敗了,但對業(yè)界的影響還是很大的,去年開業(yè)的純本百貨在很多地方就可以看到itat的影子。吸取itat失敗教訓,對后來者至關重要。
- 1363人 關注加盟
- 9781人 咨詢加盟
- 2月12日 來自的小周咨詢了 品牌 錦江酒店中國區(qū)
- 2月12日 來自的胡咨詢了 品牌 熊大爺餃子云吞
- 2月12日 來自的林咨詢了 品牌 簡而優(yōu)學習機
- 2月12日 來自的陳先生咨詢了 品牌 速學慧
- 2月12日 來自的黎虎躍咨詢了 品牌 簡而優(yōu)學習機
- 2月12日 來自的劉曉婷咨詢了 品牌 正新雞排美食
- 2月12日 來自的林愛云咨詢了 品牌 三個先森的韓式炸雞
- 2月12日 來自的鐘原咨詢了 品牌 三個先森的韓式炸雞
- 2月12日 來自的王亮咨詢了 品牌 三個先森的韓式炸雞
- 2月12日 來自的端盼咨詢了 品牌 三個先森的韓式炸雞
注冊會員-關注品牌-線下推薦-深層交流-確定成交 找項目就是這么高效
注 冊